中高考大放异彩,大湾区K12教育龙头卓越教育(03978.HK)值得上车吗?
8月6日上午,广州市第六中学同学收到清华大学发出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他高考考出716分的高分,夺得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总分第一名。
而学正就是卓越的学员,从2014年开始,他先后在卓越教育岗顶校区小学3A班、卓越黄埔校区中考思维班、卓越高中等就读。在卓越高中培训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将其弱势科目扭转成制胜武器。
卓越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华南教育培训市场一直有较好口碑,受到家长的认可。按入读人次和收入计算,卓越教育于广东省 K12 课外培训机构中排名第一。
中高考成绩优异,卓越教育重视教学质碑口场市得赢量质学量赢得市场口碑
教育机构的生存根本,不在促销,不在服务,而是在于教学质量。中高考成绩是衡量K12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今年的高考中,卓越高中升学培训超本科线2221人,超高优线626人,清华北大预录取4人。卓越高四复读学校考生夺得全省理科复读状元和文科复读状元,这已经是卓越教育高四考生连续14年夺得高考复读状元。
而在中考上,广州卓越囊括中考状元781分,总分730分以上220人,超高保线943人,超提前批优先投档线2505人;卓越初四总分最高提分228分,1093人提分70分以上。
从中高考的成绩来看,卓越在升学教育上实力强劲,这也为其在华南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口碑基础。中国科学院大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统计显示,家长用户和优秀师资偏爱“头部品牌”,机构在教学效果等方面积累的口碑越好,用户和师资对品牌的信任感就越强,选择的人就越多。
根据沙利文报告数据,2018年卓越教育的招生人次较广东省学而思和新东方的线下网点高出约 20 万。2015年至2019年间,卓越教育续读率持续提升,达到80%以上的高水平,优于同行业其他区域龙头。目前公司低价班转化率达到约50%,处于业内较高水平。卓越教育的高续读率和高转化率体现了该公司教学质量和口碑优势。
新高考改革后语文学科地位提升,卓越教育迎来超车机会
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来看,涉及普通高中教育全部14门学科课程,语文课程的变化最大,增加了大量的古诗文和课外阅读。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数学、英语的难度有所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
不仅高考语文变难,就连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在相应地增加难度。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在小升初面试、各种升学考试中,语文素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以 2018 年深圳中考改革方案为例,语文的分值由 100 分调整至 120 分,历史的分值由 30 分提升至 70 分,数学和英语分值不变。
卓越教育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以语文为拳头产品的教育培训龙头,符合高考语文学科地位提升的趋势。很有意思的是,今年的广东高考状元刘同学,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语文科目的弱势正在慢慢被放大,而语文碎片化的知识实在太多,对语感和以往的积累要求很高,分数提升起来还是很难。在卓越高中老师的帮助下,刘同学掌握了学习语文的系统性的方法,将平常积累的碎片化知识融会贯通,成功将弱势科目扭转成制胜武器。
大湾区升学录取率偏低,校外培训需求旺盛,卓越教育倾斜扩张深圳市场
2019年2月18日,国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致力打造属于中国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高速净流入。2018 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长约177万,连续第四年达到百万级,增量位列全国之首。
根据教育数据,广东历年高考报名人数保持高位,仅次于河南位居第二。2019 年广东省报考人数达到76.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广东高考一本上线率11.20%,文科和理科的985录取率分别仅为1.05%和 3.8%,一本上线率仅约为北京的三分之一。
特别是在深圳优质教育资源更为稀缺。对比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的普通高中、本科阶段录取率都偏低。2019年深圳初考人数78300人,其中公办普通高中招生人数35531人,公办普高录取率为45.38%。
报考基数大,升学录取率低的省份,学生对校外培训服务有更强的需求。面对高中、本科阶段录取率低的现状,优先抢跑愈发成为家长的诉求。
2018年深圳地区K-12校外培训学生达到130万人。K-12 校外培训深圳渗透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 年全国 K-12 校外培训平均渗透率达到 27.6%,而深圳地区渗透率则达到 64.5%。
卓越教育作为在华南市场强升学口碑的机构,每年的中高考成绩都非常优异,今年的多个状元的成绩是更加靓丽,想必这样扎扎实实做教育的机构,在客户端能够获得更多家长的认同。
目前,该公司加大了对深圳的资源倾斜及师资力量,委派原市场总监前往深圳担任城市校长,推行合伙人机制,加速引进和培养优秀、年轻人才,打造广州以外的亿元规模城市校区。深圳校区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上半年班辅收入同比增长14.7%,续读率达80%。
此外,为达成扩张目标,该公司还调整组织架构,对广深分校外区域独立分类管理,以更进取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与管理人员开疆拓土。
OMO模式助力卓越疫后业务复苏
虽然疫情为在线教育发展按下快进键,提升了用户的认知及接受度,但随着全国各地开学复课,用户逐步回归线下教育。有第三方针对K12家长的调研显示,疫情过后,10-15%的家长会选择继续留在线上,但大部分仍希望回归线下。线上模式由于师生互动弱,不能及时反馈,缺少面对面的沉浸式氛围,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率效果有缺陷。线下复课后,不少家长们希望孩子复课后能够把春季学期落后的学习追起来。
卓越教育创始人唐俊京认为,未来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教育都将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教育OMO的模式将成为主流,而这也是卓越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线上教学作为线下课程的辅助和补充,与线下教学体系深度结合,通过教育OMO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教学同步,和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卓越教育敏捷响应,通过自主研发“卓越在线”和“牛师帮”线上平台,与几年来卓越在强中台投入结合,进一步加速线上线下教学产品融合(OMO)。这些举措有效实现生源留存,达成了 80%续读率、4.2%寒假退费率和 2.5%春季退费率的战绩。
随着6月份疫情消除,线下校区复课,卓越教育个性化业务的收益,7月份同比去年7月增长29%。此外为应对疫情的影响,卓越教育采取了积极的策略,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暑期的1计划(1元的促销引流课程),广州外的区域市场人次同比增长52.4%,为疫情后争取新用户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结:估值低、安全边际足、增长潜力大
年初爆发的疫情,造成线下培训机构关停,对教育培训巨头还是带来了一定影响。从新东方和好未来相继发布的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2020财年Q4和2021财年Q1未经审计的报告来看,新东方2020财年第4季度净收入超7.98亿美元,同比下降5.3%;运营利润1030万美元,同比下降86.7%。而好未来的净营收8.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亏损为9010万美元。
从卓越教育半业绩上看,收益7.69亿元(人民币),按年下跌11.31%,盈利5450.6万元(人民币),按年下跌28.05%。卓越教育今年在市场的表现,较其它教育上市公司表现要好很多。目前公司市盈率仍处于较为低估的状态,现价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卓越教育与全国性龙头新东方和好未来的差距,并反映了卓越与深圳区域性龙头思考乐在成长性方面的差异。公司估值已经具有充分的安全边际,不失为一只值得重点关注的教育培训股。
从成长性和市场前景来看,思考乐教育2016-19年培训中心净增长72家,而同时期卓越教育培训中心净新增数为 116 家。主要由于思考乐规模相对较小,因此思考乐在过去三年表现出更高速的成长。展望未来两年,卓越教育将以每年新开网点数 40-50 家,结合线上拓展和收并购,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增长。
从看,考虑到广东省 K12 教培行业低双位数的稳健增速、语文课改及教材统一趋势、广东省中考省级统筹的加强,预计广东省 K12 教培机构的集中度仍会进一步提高。卓越教育以升学的强口碑,结合强语文战略,公司未来有望巩固和提升华南的龙头份额。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上一篇: 科德教育(3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