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芽网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知道 - K12教育 - 2020年k12教育培训之教学标准化手册.docx

2020年k12教育培训之教学标准化手册.docx

来源:K12教育 / 时间: 2024-09-29
培训机构 教学标准化手册 目 录 TOC \o 1-2 \h \u 12571 培训机构 1 30973 教学标准化手册 1 14775 第一章个性化教学流程 4 11867 第二章教学过程 5 27688 一、 课前、课中、课后 6 24325 二、 教学过程 6 17231 3、 月测试及分析 6 23228 第三章、相关制度及原则 7 5830 一、排课流程 7 11811 II 7 20045 二、排课原则 9 8444 三、第一次课前交流会 10 7575 四、课堂管理制度 10 24385 五、听课制度听课制度 11 29567 六、作业布置原则及家校联系本的使用 12 27650 七、阶段性辅导计划制定原则 14 24561 八、教案管理 15 13359 九、月测试制度与流程 15 3592 十、学生情况分析会 16 2229 十一、课时审核及课时录入 18 7217 十二、教学反馈制度 19 17058 十三、教材教辅管理制度 19 第一章 个性化教学流程 第二章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课中、课后 第一次课前交流会:了解学生情况、需求、辅导时间、入学成绩等基本信息 第一节备课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第一次接待家长:课前30分钟沟通交流 第一次课后回访反馈:学管师了解首次课效果,并反馈给教师及教务排课专员 第一次学情会:学管师和教师共同参加,完成3次课后的《阶段性辅导计划》、《学生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报告》 详见教学工具箱: 《阶段性辅导计划》、《学生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报告》 二、 教学过程 1、 课前教案、课后作业、家校联系本 2、 阶段性辅导计划 3、 月测试及分析 4、 学习情况分析会 5、 辅导总结、退步及退单学生数据分析 6、 教学监督 第三章、相关制度及原则 一、排课流程 (一)、新生排课流程 II 新生排课需使用的表格详见教学工具箱。 (-)老师调课流程 1、填写《调课申请单》并经教学主任审批 2、查看学生课表,并与 学管师联系看是否可调 (三)学管师调课流程 (四)、课表中颜色的使用规定 1、 排好课还没有上课用黄色标注; 2、 临时一次上课用棕色标注; 3、 禁止排课用红色标注; 4、 时间暂占或者暂停用粉红色标注; 5、 兼职老师标头用绿色标注。 、教师课时任务 1、 课时任务的分解 、课时任务二(上月28日在读学员人数+新签未排课学员人数)*课时系数/2 、在读学员的课时任务包含因教学原因导致的当月新出现的停课学员课时任务。 、教师请假:教师因个人原因请假耽误的课时不从任务中减去。 、相关表格:详见教学工具箱《课时确认单》 2、 教师负激励的执行 、因学生原因导致课时任务不能完成,不执行教师负激励。 、因教师原因导致课时任务不能完成,执行教师负激励。 二、排课原则 1、 排课专员必须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掌握所有老师的性格和教学特点。 2、 课时任务二有效学员人数*月课时系数/2,每月280采集学生人数,停课学生的代课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管激活学生。 3、 安排新课表,如有老生加课,需及时到教务上报课表。如未及时上报教务部造成的与新生课程发生冲突,必须按新生课表上课。所有调课、加减课、停课必须上报教务部,学管部必须留纸质信息,口头调整不计。 4、 全日制学员轮排给专职教师。由于学生辅导时间段比较集中,教师在周内白天时间通常无课,同等条件下优先排给骨干教师。 5、 在教学能力及时间同等条件下,首先考虑新老师和课时量较小的老师。在原有学生基础之后给予适当学习锻炼时间,可排少量更高年级段学生,但必须确保教学质量。 6、 鼓励教师给自己所带学员加课,但须提前与学管师及教务沟通确认,并保证教学质量。不得干预教务排课。 7、 培育期内教师原则上所带学生人数在3人以内;培育期外教师所带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2人(包括停课学员人数),所带学生人数超过10人的教师如需排课,须由教务排课专员提交教学主任审批,教学主任签字确认后方可排课。 8、 每周对教师的课表进行一次核对,并由教师确认,如发现学管师、教师、咨询师私自与教师进行排课,未及时与教务确认,造成的一切后果,将山教师自己承担,并给与相应处罚。 9、 教师可以帮助咨询师签单,但双方不允许指派老师及时间,教师就对其咨询内容进行助单。经教师助单成功签约的学生,经与教务排课专员协商确认后,可优先考虑将该生的课排给助单教师。教师助单必须经教学主任批准。 10、 每月3日前发予老师本月的课时任务确认单,山教学主任、排课专员签字确认方可发给老师,任务下发后老师不得私自改动,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报予排课专员调整。 11、 新入职教师经过集体培训、1对1培训后,经教学主任考核(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