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线教育是金矿,想要挖到不容易
最近一直在看在线教育行。下一理梳结总微稍西东的业和这个行业的几家公司,试图去理解这种商业模式,以及研究有没有合适的投资标的。今天把理解的东西稍微总结梳理一下。
总的来说:在线教育尤其是K12在线教育,在商业模式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是个金矿。但目前竞争激烈,对于谁能胜出,胜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目前看不清。
教育培训行业按照年龄段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幼儿教育(学前教育)、K12教育、大学生考试培训、职业考试及技能培训等。我们今天主要是说K12教育。
K12-兵家必争之地
K12教育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是“教育皇冠上的明珠”,有这几点原因:
一. 刚需,市场巨大,价格不敏感。
在中国应试教育、高考体制的背景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升初、初升高、高考是每个孩子必经的升级打怪之路。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K12教育在校人数为1.85亿人,市场很大。未来随着人口出生率降低和鼓励二胎的双重作用,K12学生人数预计能保持相对稳定。
现在国家提倡减负、素质教育,但最终学生的出口(高考)没有变化的话,实际上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而只是减少了公立学校的责任,把负担推给了家长和校外辅导机构,这客观上也扩大了私立教育机构的市场。
家长重视教育,将培养孩子作为最大的投资,但凡有点钱,都会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重视学习的效果,对价格不敏感,只要有效果,家长不在乎多花一点钱。所以只要建立起品牌(品牌就是效果的保证),就有很大的提价空间。
二. K12在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
标准化:
K12的课程受高考限制,就那几门课,投入教研团队,辅助技术手段,有机会将教学内容标准化,减轻对老师个人能力和个人风格的依赖,提供质量稳定的教学内容。
规模化有两点:
一是学生的规模化:在线教育扩大学生(需求端)的范围,可以让处在不同地点的学生一起上课,可以聚集“需求”,类似拼多多的拼购模式。
二是老师的集中化:在校教育使得可以在一个地方建立起集中的老师团队,提高老师(供给端)的效率和质量。
三. 在线教育在体验上最终会超越线下。
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即使是在非常传统的教育领域。
在前几年以及现在,对在线教育的批评主要是体验上不及线下,学习效果不好。但随着在线教育竞争白热化,资本、技术的不断投入,在线教育的体验必然会超过线下。
目前的在线直播大班模式下,学生能看到老师,老师能跟学生互动,而且可互动的手段超过线下。在直播小班模式下,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都能相互看到,和线下无异了。
在线教育使得教学内容、互动方式、考试测验、数据跟踪等更丰富、更高效。但目前仍然在很初级的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在线的教育会是主流,线下的教育会是补充。就像我们现在购物,都是网上购物,线下的变成体验店了。
教育是非常“重”的商业模式
在线教育,最终落脚点还是教育,所以有教育行业本身的特征,和传统的互联网产品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模式非常重。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 重产品
K12在线教育平台模式走不通,因为产品非常重,且SKU有限,各家最后都走上自营的道路。
在线教育的产品非常重,它需要有丰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需要有直播系统、题库、练习测验系统、支持各种各样终端(移动端、PC端、电视端等)的上课软件,在交互方式上不断丰富和创新。
二. 重人力
教育最终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目前看来,技术只能提高老师的效率,提升教学的效果,无法用来替代老师。AI老师的路子走不通。
所以,做在线教育,随着规模的扩大,对老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对老师的招聘、培养、管理是一家教育机构的核心能力。
三. 重决策
家长对教育产品的选择非常谨慎,因为这关系的孩子的未来,如果选择了不好的课程,耽误了学生的时间,错过了机会,那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四. 重监管
教育是国之大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在教育这件事上,国家会有各种各样的监管,有好的,有坏的,也会有反复折腾的。做教育还需要紧盯国家政策。
市场竞争激烈
在线教育这个赛道,还处在群雄逐鹿的阶段,竞争非常激烈,我现在关注的有这么几家。
好未来
以线下学而思培优起家,K12线上业务有学而思网校,学而思培优小班的线上课程。 好未来2010年美股上市,目前市值200亿美元(2019.5.10)。
根据好未来FY2019Q4的三个月数据(2018.12-2019.2),好未来总收入为7.27亿美元,其中学而思网校的收入占比为17%,计算下来约为1.2亿美元。学而思网校的招生人数超过170万,占总招生人数(近448万人)的39%。
新东方
以出国外语培训起家,后进入线下K12领域,目前将线上业务(包括线上K12)注入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在线做K12的有新东方在线和东方优播两个品牌。
新东方在线2019.3.28在港股上市,腾讯是新东方在线的股东之一。目前新东方市值140亿美元,新东方在线市值94亿港币(2019.5.10)。
新东方在线招股书中的学生人数及流水
2018年6月到11月的6个月,新东方在线K12教育流水1.04亿,付费学生人次29.2万。
新东方在线招股书中的分部收入及毛利
2018年6月到11月的6个月,新东方K12教育的毛利为1209.78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6%,毛利有点低了。
猿辅导
2012年网易有道出走团队创建,2015年开始做在线K12。腾讯有投资,2018年底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超过30亿美元。
据媒体数据,2018年底,猿辅导课程平台上拥有超过100万付费用户,注册用户数超过1.6亿,全年确认收入达15亿人民币。
而2016年底,猿辅导CEO李勇在媒体活动中透露,2016年猿辅导K12收入1.2亿元人民币,公司总体收入3.4亿元人民币。
跟谁学
2014创建,一开始做在线教育O2O平台,2017年转型做自营K12在线教育,发展迅速,2019.5.8在美股提交招股书。
跟谁学招股书收入数据
根据跟谁学招股书的数据,跟谁学从2017年3月开始从O2O平台业务向K12在线教育业务转型。
2017年K12收入为2165.2万人民币,2018年K12收入为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43.5%。
2018年Q1 K12收入为4691.1万人民币,2019年Q1 K12收入为2.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0.2%。
跟谁学招股书招生人数数据
跟谁学K12和其他课程总的付费课程招生人数为:2017年65,092人,2018年552,294人,同比增长748.5%;2018Q1为58,308人,2019Q1为190,197人,同比增长226.2%。
其中K12付费课程招生人数为:2017年56,350人,2018年412,871万人,同比增长632.7%;2018Q1为45,955人,2019Q1为155,907人,同比增长239.3%。
增速真是惊人啊。
网易有道
网易旗下公司,做过搜索、翻译词典云笔记等学习工具,近几年也是All In K12在线教育。有意思的是,网易有道和之前从网易有道出走的猿辅导成为竞争对手,而且猿辅导目前还比网易有道领先。
有道CEO周枫在网易有道2019新年员工大会上披露了有道精品课的增长数据,有道精品课收入成为有道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2018年,有道精品课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全面发力K12,我们在K12的付费用户量过去一年增长了5倍,K12业务营收翻了3倍。同时今年引入了双师模式,开始落地内容+技术+服务。在引入双师模式之后,在线直播大班课的健康指数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小初暑假班为例,近千元的班课续班率达到了70%。
公众号:周枫我的预判:三年内在线教育体验将优于线下培训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教育行业布局不断,最近新上线的“大力课堂”主打K12在线教育。今日头条发展迅速,有钱,有人,有流量,战斗力很强,不容小视。
在线教育竞争非常激烈,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只能投资于上市公司。目前的上市公司有好未来、新东方、新东方在线、提交招股书的跟谁学,还有一些在美股、港股上市的教育公司。目前没有上市的公司未来也会陆续上市,可选择的盘子会越来越大。
但目前这种战况下,不好选,很难看出哪家公司最后会胜出。我估计,到最后,在资本和竞争的力量下,会出现整合和出清,最后剩下第一、第二两家大公司吃肉,后面一堆细分小公司喝点汤。到底谁会赢,现在还不明朗。
今天只是从定性的角度,从行业层面上看前景,认为这个领域值得投资,值得关注。但每家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需要从业者投入很多的财力、精力和耐力。
而我们呢,就只能继续观察,继续理解,寻找机会了。我后面会继续跟踪这些公司,也会具体分析几家公司的数据,来看看各家运营的细节。
免责声明:文章涉及标的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上一篇: 2020年,K12教育赚足了眼球;不过它才是在线教育的蓝海
下一篇: 海口北大附中今年高考情况